分析影响气流粉碎机粉碎效果的因素
气流粉碎机的粉碎粒度范围很广,操作简单方便,但在粉碎过程中,常常出现粉碎效果不一样的情况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粉碎效果的好坏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:气固比、进料粒度、工质的温度及压强。
1、气固比
在粉碎时的气固比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参数,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。如果气固比过小,气流的动能就会不足,进而影响产品的细度。但如果气固比过高,不但会浪费能源,甚至会恶化某些颜料的分散性能。因此当用户以过热蒸汽为工质时,粉碎煅烧后的坚硬物料,气固比一般控制在 2~4:1便可,而粉碎表面处理后的物料一般控制在 1~2:1。
2、进料粒度
在粉碎坚硬物料时,对于进料的粒度也有较严格的要求。就钛粉而言,粉碎煅烧料时需要控制在 100~200 目;粉碎表面处理后的物料一般 为40~70 目,不得过过 2~5 目。
3、工质温度
当工质的温度过高时,气体的流速会加速。以空气为例,室温下的临界速度为 320m/s,当温度升到 480℃时,临界速度可以上升到 500m/s,即动能增加了150%,因此上升工质的温度有利于上升粉碎的效果。另外,在粉碎钛粉时,过热蒸汽的温度一般为 300~400℃左右。通常粉碎煅烧时温度偏高,粉碎表面处理后的物料时偏低一些,有些表面处理剂,尤是有机表面处理剂不耐受高温,因此只要在原有蒸汽温度的基础上过热 100℃便可。
4、工质压强
工质的压强是产生喷气流速度的主要参数,也是影响粉碎细度的主要参数。一般而言,工质压强越高,速度越快,动能就越大。那么,粉碎时应该选择多高的压强呢?技术人员表示,这主要取决于物料的可粉碎性和细度要求。例如,用过热蒸汽粉碎钛粉时,蒸汽压强一般在 0.8~1.7MPa,而一般粉碎煅烧料要高一些,粉碎表面处理后的物料可以低一些。